绿色发展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化工产业实现凤凰涅槃

时间: 2017-09-22 08:52来源: 滨州日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省委书记刘家义也多次强调要把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的治本之策,通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来倒逼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来保障安全生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前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开展为期五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化工产业特别是危化企业的安全问题。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当前我市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更是实现我市化工产业凤凰涅    ,打造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行动,成立了全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市经信委设立了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是全省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最快的市。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是在思想上、行动上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对于发挥我市新型化工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化工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全力打造2000亿级产业集群具有深远意义。

  今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2000亿级新型化工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积极作为,科学实干,努力稳增长促转调,新型化工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的良好态势。1-8月份,全市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7.35亿元、利润42.13亿元、利税8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1%、34.16%和19.63%。

  围绕打造2000亿级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开创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新局面

  目前,全市共有化工生产企业536家,占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的5.5%,其中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187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的5%,从业人员近5万人。经过多年发展,化工产业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大系列”为主体,石油化工、化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五大板块”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主要产品涵盖了烧碱、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复合肥、钛白粉、汽油、柴油、液化气、重交沥青、焦炭、精甲醇、油田化学品、脂肪酸、脂肪胺等200多种类型,其中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800万吨,占全省地方炼化产业的16%;环氧丙烷总产量已超过70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生产基地;氯化胆碱生产能力已超过30万吨,占全国氯化胆碱出口量的35%。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有5家、10亿元-100亿元的14家、1亿元-10亿元的46家;3家企业进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19家企业列入“滨州市百强工业企业”,京博石化获第五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到“十三五”末,全市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以“争一流、上水平”为目标定位,围绕打造2000亿级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努力在化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上争当排头兵,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以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新境界、新作风,奋力开创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新局面。

  全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大力实施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六个一”工程。以绿色发展引领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聚焦重点、狠抓关键,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即编制一个发展规划、组建一个专家委员会、设立一支政府引导基金、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个行业协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通过实施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六个一”工程,建立工作协同推进、督导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努力用新思路、新办法促进传统化工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化工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和项目拉动,以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推动传统化工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培育新动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围绕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储备“四新”、“四化”项目,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即: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促进新兴产业扩容倍增,带动全市新动能提升。

  着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着力提升技术改造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坚持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鼓励利用各种资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对生产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进投资318亿元森岳化工炼化一体化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中海沥青扩能升级项目和投资27亿元的京博石化280万吨芳烃及配套项目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资过千万元的221个重点项目尽早投产达产发挥效益。

  大力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化工行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引进项目,提升产业”的思路和拉长补齐增强产业链的要求,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通过以商招商、协会招商、专业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分领域制定招商计划,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为核心,沿着产业链确定重点区域,梳理目标企业,实施精准招商。

  全力抓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按照省、市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研究具体措施,突出抓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在前期评级评价结果基础上,对全部化工生产企业逐一制订整改方案,切实做到“一企一策”,并敦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整改,实现“发展壮大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关闭淘汰一批”的目标。充分利用安全环保节能等约束手段,倒逼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整个化工行业的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化工园区建设,依据制定的化工园区认定标准,继续对各县区拟保留的化工园区进行重新确认和公布。同时,根据工信部《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在现有化工园区基础上,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北部沿海的土地、港口优势,积极对接京津冀和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招大引强,承接好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以即将召开的“滨州市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成立暨首届技术基金对接大会”为契机,邀请全国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我市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为化工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解决技术难题,发布项目需求和技术转让公告,实现企业和项目的对接。建立化工产业发展基金,对化工企业进行重点支持,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同时,积极帮助化工行业协会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广泛吸纳会员企业,进而组织开展学习考察、对标达标等系列活动。强化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搭建技术合作平台,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滨州化工行业企业的品牌。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做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的践行者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601678 SH),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公司注册资本9.9亿元,员工2861人,是国内最大的三氯乙烯及油田助剂供应商和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同时是我国最早生产油田助剂的厂商之一。1-6月份,滨化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亿元、利税7亿元。

  滨化股份具有四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拥有良好的环氧丙烷、三氯乙烯、油田助剂和烧碱四大主营业务格局及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一体化生产模式。目前,公司拥有61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含4万吨/年氧阴极烧碱装置)、28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20万吨/年离子膜粒碱装置、20万吨/年片碱装置、8万吨/年三氯乙烯装置、15万吨/年PVC装置、12万吨/年VCM装置、3万吨/年过氧化氢装置、8万吨/年四氯乙烯装置、1.1万吨/年五氟乙烷装置、6万吨/年氯丙烯装置、8万吨/年聚醚装置、2万吨/年水处理剂装置、4亿块/年利用皂化残渣制建筑用标准砖装置、三炉三机热电装置(2×240t/h、260t/h锅炉,2×25MW、50MW发电机组)、产原盐60万吨/年盐田和1000吨/年溴素装置,以及两座5-8万吨级油品码头和一座2万吨级油品码头,年供水量1500万m3自备水库,主要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和设备均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滨化独有的技术优势。

  在“十三五”乃至后期的发展上,滨化股份将紧紧围绕优化、深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全原子”利用为原则,继续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上提高加工深度和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大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力度,全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

  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进军世界500强

  

 

  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博控股),1988年开始筹建,1991年动工兴建并投产,是一家涉足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文化艺术与教育、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投资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位居中国企业500强266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28位、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第8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5位。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1亿元、利税36.89亿元、利税20.97亿元。

  今年以来,京博控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三去一降一补”五大发展理念,重点从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产业、科技创新引领技术发展、优化技术融合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四个方面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逐步从过去的单一石化产业发展成以京博控股为核心,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艺术与教育四大板块为主体的战略格局。其主要产品有:制造业板块,石化公司提前五年升级国六B清净车用汽油、提前两年升级国六车用柴油等高效能燃料,是山东省首家获得高纯食品添加剂正己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道路沥青是“2015年度CCPC优秀认证产品(首届)”。益丰公司的“益和”牌系列产品远销欧美及亚洲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硫脲制造商,亚洲最大高端硫氢化钠制造商;高折光学树脂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现代服务业板块,新能源公司已获得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资格。现代农业板块,博华公司的十余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认证。菌包产品远销日本,实现了出口零突破。文化艺术与教育板块,孔文公司推动学堂建设,全国"孔子学堂"规范化建设首站落户博兴,全国已建设“孔子学堂”千余家,“孔子匯課聽”荣获首届山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

  “十三五”期间,京博控股将以跨入世界500强的心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对接全市“十三五”发展纲要和博兴县发展规划,乘势而上,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稳中求进,风控创新,安全环保,品牌2017!

  山东中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加大投资打造高端化工产品产业链

  

 

  东中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中海精细化工),是山东中海化工集团于2007年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员工800余人,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和炼化业务。目前,中海精细化工建设有4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两套。炼油装置综合加工能力达435万吨/年,其中:常压装置加工能力为23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为100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柴油改质装置加工能力各为40万吨/年,汽油醚化装置加工能力为10万吨/年,气分装置加工能力为12万吨/年等,并于今年3月份获得进口原油186万吨的使用资质,5月15日取得商务部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

  近年来,中海精细化工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完善环保设施,促进绿色发展。2016年,完成投资7750万元,其中,催化脱硫脱硝工程2000余万元;常压炉、导热油炉升级改造1500多万元等。2017年,计划投资5.56亿元用于沾化火车站物流仓储、新建硫磺装置、催化扩量改造等项目。

  下一步,中海精细化工将全力向“精细化工”转型,打造高端化工产品产业链,把发展重心由炼油向炼化的下游产业延伸,按照“油头-化尾”的发展路径和“炼化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在严格控制油头,保持常压现有加工规模前提下,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炼油方面,计划新上连续重整、延迟焦化、异构化、芳烃抽提、烷基化等装置,向精细化、分子炼油方向发展,着重开发碳九、乙烯等有机化工和新材料领域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以生产出的乙烯、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同氯碱法盐化工工艺相融合,发展有机氯和环氧丙烷系列产品,向下游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的精细化工领域延伸,实现油盐一体化,做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

  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鲁北企业集团前身是1977年创建的无棣县硫酸厂,靠40万元国家试验经费、两间黄席棚起步,发展至今成为拥有5000多名员工、200亿元资产的大型集团企业。其拥有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下属企业,涉足磷化工、钛业、铝业、盐业、热电五大产业板块。2016年7月,与杭州锦江集团成功完成增资扩股混合所有制改革,鲁北企业集团成为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

  多年来,鲁北企业集团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宗旨,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和研创团队建设,具有较强研发实力。他们通过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了磷铵-硫酸-水泥及锂电池材料联产、海水梯级综合利用、盐-碱-电-铝联产、钛白粉清洁生产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创建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组织在中国的生态工业典型,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等授予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全国第一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基地等称号。

  “十三五”期间,鲁北企业集团确立了“稳定化肥及磷化工,创新推广石膏制酸,做大做强钛产业,转型升级铝产业,匹配氯碱化工,拓展新型盐化工,做好海水深度利用,配套发展锂电池新材料和再生新能源,探索发展新兴产业,组成“技术创新纵向延伸,循环经济横向联接”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通过项目规划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匹配、延伸、提质、增效现有鲁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系统,巩固、提升世界最大工业副产石膏制硫酸基地和国家级海洋科技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力争建成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锂电池新材料基地、大型钛产业基地、高端化学品铝产业基地和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推广中心,打造区域关系协调、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文明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无棣鑫岳化工有限公司:

  注重技改以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

  

 

  鑫岳化工成立于2005年,先后成立了鑫岳燃化、众诚供热、鑫凯达物流、本本鼎建材、科亿化工、信诺公司、德信化工七大全资子公司。

  十年发展历程中,鑫岳化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诚信共赢”的发展方针,秉承“绿色、环保、安全”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市场形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原来石油化工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延伸,最终形成了具有鑫岳特色的油、盐、精细化工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生产模式。逐渐形成了集科、工、贸于一体,横跨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物流、工程六大行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全面实现了海洋化工与石油化工有机结合的产业模式,形成了年产环氧氯丙烷12万吨、环氧丙烷30万吨、烧碱60万吨、原油处理能力300万吨、聚醚多元醇30万吨和H酸1万吨的大型化工基地。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严峻,化工行业市场行情普遍低迷。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该公司一方面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方面着手,通过一系列的技改,淘汰高耗能设备,研究新工艺,进一步将循环经济产业链拓宽、延长,力争以低成本来加强市场竞争力。

  鑫岳化工成立于2005年,先后成立了鑫岳燃化、众诚供热、鑫凯达物流、本本鼎建材、科亿化工、信诺公司、德信化工七大全资子公司。

  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创绿色公司 做全球公民

  

 

  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铁雄冶金),位于邹平县城北,成立于2003年6月,注册资本3.03亿元人民币,现有资产131.5亿元,员工2000余人,是以焦炭生产为基础,集煤焦油、粗苯、城市居民用气、工业用气、发电等项目为一体的能源加工转换型企业。现已形成年产冶金焦300万吨、煤焦油15万吨、粗苯4.5万吨、煤气7.5亿立方米、年发电2亿千瓦时的生产规模。2016年,实现年产冶金焦272.35万吨、煤焦油12.88万吨、粗苯3.94万吨、硫酸铵0.75万吨、液氨0.25万吨、煤气5.3亿立方、年发电2.2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52.11亿元、利润5.7亿元、利税1.98亿元。

  十四年以来,面对市场的跌宕起伏,作为山东大型独立焦化企业,铁雄冶金始终坚持以“创绿色公司,做全球公民”为发展目标,持续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之路,苦练内功,降低成本,大力开展降低消耗、节能减排之路。先后荣获 “国家焦化行业示范基地”、“全国环境保护友好企业”、“山东省A级清洁生产企业”、“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山东省环境友好型企业” 等荣誉称号,是全国74家首批准入的焦化企业之一,同时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第一批、山东省惟一的焦炭期货指定交割厂库,成功开创了中国焦炭期货交割的第一单。

  “十三五”期间,铁雄冶金确定发展战略为: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科技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轻资产商业模式,建设科、工、贸一体化的联合企业集团。下一步,铁雄冶金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充分运用前沿技术、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大力推进山东焦化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全力实施轻资产扩张,积极规划建设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热-电-冷联产项目,大力发展以发泡陶瓷为主的绿色建材产业。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致力于创新型农药产品开发和推广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达农化),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8000万元,于2017年5月11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高效除草剂原药合成、制剂复配、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与销售,是亚洲最大的咪唑啉酮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生产厂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利润约1亿元、利税2000余万元,在2016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排名中排第42位。

  近年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产品同质化越发严重,大众产品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已在企业间的相互厮杀中变得越来越小,先达农化在保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前提下,积极寻求高科技产品,以技术促发展,先后荣获了国家农药生产定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十强”农药生产企业、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并在全省农药行业排名中连续三年第一,连续五年被评为山东省农药“十强”生产企业。

  下一步,先达农化将继续秉承“专业化、精细化”的经营理念,致力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创新型农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专业做好苗后高端除草剂;充分利用各项竞争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设备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凭借在后专利产品的丰富知识和中国终端市场的深刻认识,加快多系列后专利期产品和适用于国内市场的制剂开发力度,不断开发出高附加值的高端新产品,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农化企业。

  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大力推动“微创新” 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大有新能源),是以液化气深加工为主的独创性较强的股份制化工新型能源开发公司,主要产品有丙烯、丙烷、MTBE、正丁烷、异丁烷、异辛烷、改性沥青等。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产品销路前景广阔,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经济效益连年翻番。近年来,该公司新型产业链科学延伸,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产品远销济南石化、燕山石化、沧州炼化等单位,受到客户一致好评,其中在中石化异辛烷合作项目中全国异辛烷供应量排名第一,与中石油华北石化合作成为唯一一家异辛烷供应商。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公司大力推动“微创新”,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公司主要以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为出发点,依托耀华设计院和企业研发中心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业链,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助推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

  立足化工生产主业,联动发展灵活经营。他们坚持“生态型、创新型、专业型”的发展理念,注重研究行业动态,突出对“重点区域市场、重点生产装置、重点需求产品”的信息汇总与分析,走生产差异化策略。目前,他们重点规划滨州工业园区化工品铁路物流项目,并争取突破滨州港北海工业园LPG码头接卸配套产业项目。

  该公司强化发展理念创新,瞄准文化产业需求。他们研究采取“外商投资+集体入股+村民参与”的方式,计划投资1000万元,规划在滨州梁才街道龙王崖村流转土地300亩,合作投资建设滨州有龙文化生态园,突出大有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引进创新创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