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济南工业用电量两年来首次正增长

时间: 2014-02-25 09:02来源:

  经过8年时间,济南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终于赶上了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利润、利税增幅位列全省第二,而工业用电量两年来也首次实现正增长,这说明济南市的工业经济已呈现出逐步向好的态势。”在20日召开的济南市2014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该市副市长苏树伟言辞中透露出喜悦之情。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3年济南市多项工业指标呈现向好趋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20.47亿元,增长11.34%,创下了两年来的最高增速,并达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5150.16亿元、531.45亿元、251.96亿 元,各 增 长11.41%、26.32%和40.3%,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4家,总数达1903家,亿元以上企业637家,增加69家。

  而谈及中小企业发展,济南市经信委主任李会宝介绍,2013年,济南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达到31.8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7.79%,占全市工业比重50.8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4%。海能仪器、远大股份等9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圣鼎园、金王食品在齐鲁股交所成功上柜交易,更多中小企业开始利用融入资本市场谋求长远发展。对于2014年工作安排,李会宝表示,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1%。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达到2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增加2家,达到8家;过50亿元企业增加2家,达到10家;过10亿元企业增加12家,达到75家; 过亿元企业增加120家,达到757家。

  虽然经济发展趋于稳定,但苏树伟认为济南市经济发展仍然稳中有忧,工业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去年,全市39个工业行业和146种工业大类产品产销率同比有所下降,受人力成本、财务费用、环保投入、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影响,工业企业整体负债率达到60.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5.82元,利润增速有进一步放缓趋势。”

  苏树伟进而表示,资源环境约束和产业转型升级仍将制约济南市经济发展。“济南市提出2015年实现煤炭消费总量“不增反降”,对于占全市比重在70%以上的重化工业发展及新引、新上项目形成硬性制约,将会影响到工业总量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去年全市轻重工业比重为26:74,且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这种偏重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经济转型对济南市的负面影响要更大。